作為債務人違約時其債務的第二還款來源,押品可以有效降低或抵補債務人違約給銀行帶來的損失。所以,強化對押品的監管規則、流程、制度方法,有利于增強商業銀行應對不良資產上升的能力,對銀行業提升整體資產質量、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5月8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明確將押品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指導商業銀行規范押品管理。值得關注的是,這是4月份銀監會發布的《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 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所附“彌補銀行業監管制度短板工作項目”里第一個落地的文件。
形成統一的押品規則
抵質押品是商業銀行緩釋信用風險的重要手段,一直以來,銀監會都高度重視押品在緩釋信用風險中的功能。當前,部分商業銀行押品存在管理體系不完善、管理流程不規范、風險管理不到位等現象,其風險緩釋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銀監會制定《指引》,明確將押品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通過相關制度安排,指導商業銀行規范和加強押品管理,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水平。
事實上,現有的法律和監管制度對押品已有不同層面上的規范,例如物權法、擔保法以及商業銀行法等,但總體較為零散,不易于商業銀行押品的管理。銀監會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指引》結合了最新市場發展實踐,對已有的分散規定作了統一整合,形成邏輯一致、覆蓋全流程的押品規則。對規范商業銀行押品管理的組織體系、流程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指引》主要從三方面督促和引導商業銀行加強押品管理。
一是完善押品管理體系,包括健全押品管理治理架構、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制度建設、完善信息系統等。二是規范押品管理流程,明確了押品管理中的調查評估、抵質押設立、存續期管理、返還處置等業務流程。三是強化押品風險管理,對押品分類、估值方法和頻率、抵質押率設定、集中度管理、壓力測試等重點環節提出了具體要求。
另外,對押品所應符合的條件,《指引》列出四個基本條件。第一,押品真實存在;第二,押品權屬關系清晰,抵押(出質)人對押品具有處分權;第三,押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或國家政策要求;第四,押品具有良好的變現能力。
關注押品風險
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風險暴露引發了對押品管理的重新思考。
上述銀監會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貸款中約60%是抵質押貸款,押品種類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金融資產、應收賬款等,其中,房地產大約占抵質押交易的一半,后兩者比例則基本相當。押品管理對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具有重要作用。
前幾年,鋼貿貸款風險集中暴發,一時間,不少銀行發現手上的押品是重復出具的倉單證明,變現困難,影響銀行資產質量。對于押品存在的類似問題,上述負責人指出,存貨、原材料以及與貿易相關的其他押品交易,無論是從專業性還是物理性考慮,銀行都無法自己管理。過去幾年暴露出的第三方管理缺陷,主要原因在于權利義務不夠明確。對此,《指引》第35條專門作出規定,要求押品由第三方監管的,商業銀行應明確押品第三方監管的準入條件,對合作的監管方實行名單制管理,加強日常監控,全面評價其管理能力和資信狀況。對于需要移交第三方保管的押品,商業銀行應與抵押(出質)人、監管方簽訂監管合同或協議,明確監管方的監管責任和違約賠償責任。監管方應將押品與其他資產相分離,不得重復出具倉儲單據或類似證明。
除此之外,基于當前的經濟環境以及償債過程中已經暴露出的一些問題,《指引》要求銀行至少將押品分為金融質押品、房地產、應收賬款和其他押品等類別,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分。通過科學分類,有助于商業銀行審慎確定各類押品的抵質押率上限,并根據經濟周期、風險狀況和市場環境及時調整。同時,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押品價值波動特性,合理確定各類押品價值重估頻率,每年應至少重估一次。
改善內外環境
隨著《指引》的發布,商業銀行將對內部押品制度管理流程和方法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予以完善,增強押品緩釋風險的能力,也防范押品價值波動及交易不規范給銀行帶來的其他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銀監會對商業銀行押品管理的要求整體采取原則導向。“告訴銀行最后達到什么標準,而不會針對特定業務提出非常細的要求。”上述負責人強調,《指引》要求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應遵循合法性、有效性、審慎性和從屬性原則,既要依法依規加強押品管理,確保抵質押擔保能夠有效保障銀行債權,又要充分考慮押品自身風險因素,審慎制定押品管理政策,動態評估押品價值及風險緩釋作用。此外,商業銀行在發放抵質押貸款時,應以全面評估債務人的償債能力為前提,避免過度依賴抵質押品而忽視第一還款來源。
而作為風險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指引》強調,商業銀行要認真排查押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按照《指引》提出的要求制定工作計劃,對照問題逐項整改,通過完善管理體系、規范管理流程以及加強風險管理,確保押品管理水平顯著改善。同時,在信貸管理中既應重視抵質押品的風險緩釋作用,又不能過度依賴抵質押擔保而忽視對客戶的現金流量測算,要平衡好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的關系,在加強抵押貸款管理的同時,合理發放信用貸款,為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好金融服務。
上述負責人指出,目前商業銀行在押品處置上還面臨著法律及市場的問題,尤其是資產專業性比較高的押品,變現能力更弱。與此同時,市場對于押品范圍放寬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此,他建議,為了進一步保障押品的債權功能,除了銀行業自身加強管理外,還需要完善司法環境、市場環境、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