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界關注的“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監管檢查工作的進展,銀監會方面表示,目前這些正處于自查基本結束、監管檢查準備進場的過渡階段。而對于市場普遍預期本輪檢查將對銀行同業、理財業務造成影響,相關人士表示,市場不必過度緊張,只要是合法合規的都會得到鼓勵和支持,制度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規范機構經營行為、規范市場秩序。
“銀監會不同的檢查項目在全年有不同的安排,目前市場較關注的項目正處于自查基本結束、監管檢查準備進場的過渡階段。”針對外界聚焦的“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監管檢查,日前,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副局長喻劍萍向記者表示,相關檢查將按計劃推進,“首先得自己發現問題,包括內控和風險管理,得管住自己的人、自己的業務;在這個基礎上檢查人員再進去,對相應問題查實查核。”
市場反應有待觀察
今年3月末以來,銀監會連續下發7份監管文件,引發市場關注。這7份文件主要涉及的監管政策被總結為“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以下簡稱“三三四”),即“違法、違規、違章”,“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市場普遍預期,這些密集出臺的政策將對銀行同業、理財業務造成影響。
從最新情況來看,近期“強監管”還未給上述業務帶來數據上直觀的下滑。銀監會審慎規劃局局長肖遠企在近日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4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余額為30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1.1萬億元,相較年初也有所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持有的同業存單余額為4.2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將近700億元;發行的同業存單余額為7.8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1384億元;同業投資規模將近3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4萬億元。另外,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信托貸款余額為7.01萬億元,增速遠遠高于去年同期。委托貸款余額13.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630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20%。
然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三三四”和整治市場亂象等一系列排查從5月份才實質性啟動,“市場反應肯定是有的,數據也有一定滯后,估計到6月底能看得到結果。”
以審慎監管為原則
可以看出,當下銀監會在去杠桿、防風險方面有兩個關注重點:一是把防控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動搖;二是不能因為處置風險而引發新的風險。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極其考驗管理藝術。對此,肖遠企介紹,現場檢查會對潛在可能的影響進行充分評估,包括對經濟的影響、對市場的影響以及對于銀行業經營行為的影響。
另外,現場檢查作為銀行業監管的“三駕馬車”之一,銀監會素來對其高度重視。肖遠企表示,現場檢查有利于防風險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銀行經營本身應該是審慎的,不需要緊張。喻劍萍也談到,現場檢查是全年的常規項目,一直都在做,并不是今年才突擊開展。她表示,每年常規檢查都會根據當前的風險點、以問題為導向來確定當年的工作重點,服務銀監會的中心工作。
事實上,年初銀監會及各地銀監局均進駐部分銀行摸底信用風險,此現場檢查已結束。據媒體報道,目前,監管部門正在對公司法人治理“兩會一層”(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層)及股東關聯貸款等內容進行檢查,除此之外,各地銀監局還進駐重點監測的銀行,重點抽查其同業、投行、理財等業務。
對于目前監管工作的進展,肖遠企在會上表示:“監管工作設定為自查、督查和整改3個環節,目前主要處于自查自糾、摸清底數的階段。”他同時強調,市場不必過度緊張,所有的監管制度規定都不是要限制或取消某一個業務,只要是合法合規的都會得到鼓勵和支持,制度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規范機構經營行為、規范市場秩序。
高度關注金融風險
針對監管機構現場檢查結果,銀行將做出相應的業務調整。“不同機構可能有不同問題,一行一策,銀行業務領域很多,每個問題都不放過。”當回答記者關于今年現場檢查力度的問題時,喻劍萍表示,機構派駐人員會根據機構規模的大小、問題復雜程度,涉及面的大小程度來安排。常規檢查不是按照年度計算次數,有些機構三四年才檢查一次。
此外,喻劍萍還就不久前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虛假銷售理財的處理方式作了簡要介紹:第一是根據監管法規綜合監管,比如審慎監管措施;第二是對內部人員進行紀律處分;第三是行政處罰,包括對人員和機構進行罰款和人的處罰。她強調,“不是只有經辦人員、簽字人員才有責任,管理責任要一并追究。一案三問,上追兩級,是我們的基本原則。”
另外,關于恒豐銀行違規問題的處置結果,喻劍萍透露,基本情況已經摸清,下一步將會按照相應的程序進行處理。而對該行或許將于明年登陸港股的消息,她表示,銀監會將秉承“開正門、堵旁門”的原則,一方面對單獨案件積極處置化解風險;另一方面支持銀行整體穩定發展,維護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