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020年度慈善信托研究報告》(簡稱“報告”)發布。
報告披露,民政部慈善中國信息平臺的公開數據顯示,從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全國成功備案了215單慈善信托,對應慈善信托規模到8.76億元。四年來,累計備案的慈善信托數量達到446單,財產規模達到 32.32億元。
數量和規模均創新歷史新高
從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是《慈善法》正式實施的第四個完整年度,也是我國慈善信托誕生發展的第四個年度。
《2020年度慈善信托研究報告》是由中誠信托慈善信托工作室發布。其中顯示,過去這一年,取得備案的慈善信托數量和規模均創新歷史新高。
從年度數量看,慈善信托的數量逐年持續快速增長。本年度(即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下同)增速更快,且成功備案數量接近前三年度總和。
此前,《慈善法》實施第一年,(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以此類推)全國共備案42單慈善信托;第二年全國共備案59單,同比增長了40%;第三年共備案130單,同比增長了120.34%;本年度則共備案215單,同比增長65.38%。
與往年慈善信托項目往往在下半年集中備案成立不同,本年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除2019年年底成功備案數量較多外,2020年以來各個月份成功備案數量均較多,且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和蔓延較為嚴重的3月份,共備案了53單慈善信托項目,達到了慈善信托單月備案數量之最。
光大信托和五礦信托備案最多
此外,報告披露,從年度規模來看,本年度已備案的慈善信托規模達到8.76億元,較上年度的7.45億元增長1.31億元;平均備案規模 407.56萬元,較上年的573.09萬元下降了28.88%。
從規模類型來看,由于慈善信托的推廣和普及,社會大眾通過慈善信托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持續被激發,本年度出現了更多規模較小的慈善信托。
在本年度215單已備案的慈善信托中,共143單慈善信托規模不足100萬元,占比 66.51%;共 59單慈善信托規模在1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占比27.44%;共12單慈善信托規模在1000萬元到1億元之間,占比 5.58%的;僅1單慈善信托規模大于1億元,占比不到0.5%。
另外,截至2019年8月31日,累計已有80家機構擔任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其中包括信托公司56家,慈善組織24家。本年度,共44家信托公司和5家慈善組織作為受托人參與了慈善信托業務。
從受托信托機構來看,本年度慈善信托備案數量最多的兩家受托人為光大信托和五礦信托,備案數量分別為74單和12單,四年合計來看,慈善信托備案數量最多的兩家受托人為光大信托和萬向信托,備案數量分別為92單和30單。四年合計慈善信托備案數量前十的受托人市場份額合計占58.30%,本年度占比67.91%。

另據慈善中國網站中進行事務處理及財務狀況披露,今年上半年完成項目并公示的僅14單。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備案于蘭州市民政局、以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為受托人的 “光信善”系列慈善信托,對12單信托進行了資金運行情況公示;中建投信托公示了2單信托,共40萬元。另外,關于慈善信托設置的目的,報告指出,扶貧和教育仍是最主要的慈善領域,本年度和四年合計占比均為最高。

四年來信托目的涉及扶貧的慈善信托共有168單,涉及教育的慈善信托共有166單。另外,由于2020年以來大量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目的的慈善信托的設立,信托目的涉及衛生領域的慈善信托數量井噴,四年合計達到158單,僅次于扶貧和教育。
慈善信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既離不開慈善信托靈活性強、監督機制較健全等自身優勢,也離不開公益慈善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但不可忽視的是,在稅收優惠上,慈善信托仍存在明顯的不足。
2020年2月6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為疫情防控相關捐贈提供了多項稅收優惠。而作為開展慈善事業的另一重要方式,慈善信托在稅收優惠政策上一直沒有具體落地措施。
但從長遠來看,疫情期間慈善信托發揮的積極作用,將極大促進公眾對慈善信托的了解,從而更好地發揮慈善信托的優勢,提升企業與公眾參與慈善信托的積極性。同時,每年都在增長的數據也表明,慈善信托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