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家信托公司,19萬億資產管理規模將迎來時代的變局——進入信托登記時代。
證券時報·信托百佬匯獲得的征求意見稿顯示,信托機構所有的信托產品相關信息都需要在中國信登進行登記,內容涵蓋了信托類別、目的、期限、信托財產、利益分配等多方面。
據了解,對于信托公司來說,信托登記執行的情況將直接影響到監管評級,從而對機構展業范圍等造成影響。而此次草稿取消了此前對信托登記進行收費的想法,受到業績普遍歡迎。
業內人士認為,信托登記管理辦法已經較為成熟,只需將幾個條例進一步闡明細化即可,預計正式辦法將很快下發,對信托業發展意義重大。
信托登記六問六答
2月24日下午16:00,是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信登”)接收關于《信托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反饋意見的截止時間。這意味著,從19日下發到征求意見結束,各家信托公司要一周內研究并提出反饋。
話不多說,來看具體文件。
信托百佬匯記者注意到,該《辦法》共有7章47條,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內容:
1、 問:信托登記的范圍是哪些?
答:信托產品信息和信托受益權信息以及相關變動情況均需要登記。
2、問:信托登記內容包括哪些?
答:登記內容包括:信托產品名稱、信托類別、信托目的、信托期限、信托當事人、信托財產、信托利益分配等信托產品及其受益權信息和變動情況。
3、問:信托登記申請人是哪些人?
答:信托登記申請人是信托受益人或委托人,具體登記事宜可委托信托機構進行辦理。
4、信托產品登記具體有哪些要求?
答:信托登記分為五個階段,1)集合信托產品開始發行前、單一信托產品或財產權信托產品成立前要申請辦理預登記;2)信托生效后應當辦理初始登記;3)信托存續期間發生登記信息變動的,應當進行變更登記;4)信托終止后,要辦理終止登記;5)出現信托無效、撤銷或登記信息有誤的,可進行更正登記。
5、信托受益權賬戶如何管理?
答:首先,信托受益權賬戶管理遵循單一賬戶原則,即一個民事主體只能開立一個信托受益權賬戶,并對賬戶實施實名制管理。
其次,對于信托受益權賬戶的開立,投資者、受益人應向信托登記公司或代理開戶機構提交開戶信息,信托登記公司根據所提交的信息為其開立賬戶,并配發具有唯一性的賬戶編碼。另外,信托受益人的受益權信息發生變化,應及時辦理信托受益權變更登記。
6、可以看到信托登記信息的人有哪些?
答案:信托登記辦法設置了不同級別的查詢權限。
具體而言共設有四個級別:1)公眾可以查詢信托產品的發行編碼信息;
2)托人、受益人和因信托受益權的交易、繼承、承繼、訴訟等涉及的利害關系人可以查詢與其權利、義務相關的登記信息;
3)托機構可以查詢與其自身業務相關的各項登記信息;
4)銀監會和其他有權機關可以依法查詢相關的信托登記信息。
信托公司集中反饋了啥?
據信托百佬匯記者了解,目前信托公司反饋意見主要都集中在信托受益權賬戶管理這一條例,即條例只規定了要變更,但具體操作流程并未闡明。
“在產品存續期間,若發生了受益權轉讓,變更登記需要提供哪些資料、哪個主體進行辦理?”一位信托公司人士表示,這方面的辦理環節和程序都是未知的。
此外,受益權轉讓的權利確認也不夠明確,是以信托公司轉讓合同的簽署為準,還是以信托登記變更為準,這涉及了信托法的有關內容。
與此同時,多家信托公司人士還對信托登記信息安全性表示擔憂,由于信托受益權賬戶包含了客戶的核心信息,如若工作人員泄露,或分級查詢權限設置不嚴密致使同行間相互查閱信息,則會引發客戶資源爭奪的問題。
不過,也業內人士認為,該《辦法》的框架和內容已經比較成熟,產品登記方法與上海信托登記中心的辦法一致,而受益權登記主要參考了證券賬戶的開立方法。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的確仍存在部分條例的不明確,需要更加細化的操作指引。
信托登記意義何在
眾所周知,信托業早已成為我國繼銀行業之后的第二大金融子行業,截至2016年末,資產規模浩浩蕩蕩沖到了19萬億。
雖然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較快,但是盤子越大越難以管理,配套制度并沒有跟上發展步伐,特別是基礎設施設還不夠完善。
北方某中型信托公司人士稱,從中國信登的創建,到管理辦法的高效推進,均可看出監管意要規范制度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決心。
信托行業缺乏統一的登記制度,既不利于規范信托產品信息披露,也不利于信托財產權屬關系的認定。在統一標準下,投資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得到更好的維護,同時,也可充分發揮信托制度的獨特優勢。
實際上,中國信登所設立的信托產品登記系統是一個基礎設施,除了提供信息登記、數據統計和實時監測功能外,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產品的發行和交易,建立一個規范的產品交易市場,進而提高信托資產的流動性。因此,發行、交易及流轉才是真正的盈利點。
從信托公司方面來看,集中統一的信托登記產生了更加透明和全面的交易記錄,“未來不排除將登記信息作為財產性收入所得稅征收的數據來源和依據。”光大興隴信托研究員羅凱認為。
信托登記意味著信托行業將迎來更加標準化的發展趨勢,若能吸引銀行等機構資金參與進來,未來市場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