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中國信托行業迅速崛起。自那一年起,其資產管理規模以每年1萬億遞增。截至2017年一季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已經逼近22萬億,成為我國金融領域超越證券、保險,僅次于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個自帶光環的舶來品,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高凈值人群關注、進而選擇。
但在選擇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會迷惑:和銀行相比,信托真的安全嗎?今天這篇文章就直面大家的疑問,一一給出答案。
Q1.法律上如何界定“信托”?
信托尤其是金融信托,使人們從表象上感到它僅是一種金融工具的運用及過程,但從本質上看,信托是一種源于英國而日臻完善的財產管理制度。而后在美國、日本等國進行了多種研究、深化和完善。2001年,中國人大頒布了《信托法》,標志著信托制度在我國的正式應用。《信托法》第16條規定,信托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具有債務隔離功能。
Q2:信托公司和銀行什么區別?
信托公司和銀行都有監管機構,銀行的上級監管機構有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信托公司的上級監管機構過去是人民銀行,現在是中國銀監會。其與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都是正規的金融機構,都由政府機構監管,在中國銀監會的官方網站可以查詢到所有信托公司的備案信息。
同時,對于信托公司的業務管理也有專門的法律《信托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1]第50號公布,2001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所以說,信托公司是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其業務運作均有法律依據受法律約束。
Q3.銀行在信托計劃運作中是做什么的?
銀行在信托計劃中主要有兩個作用:
1.資金通道,所有資金流運轉均經過銀行;
2.替信托公司保管資金,確保整個業務過程中信托公司碰不到錢,避免大家所謂擔心的“挪用”。
這兩項職能業內俗稱“陽光化”,讓錢和管的人分開,確保業務流程資金結算環節沒有風險。
Q4.信托類融資有哪些條件?
簡單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
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
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
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無法償還,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Q5.信托這類理財方式收益如何?保本嗎?
信托近年來平均收益有所下調,但在固定收益市場當中,收益普遍而言還是具備相當大吸引力的。
此外,關于“保本”的話題,現今各類理財方式中,只有少部分“低收益”的產品會標明“保證收益類”,而我們更常見到的說法是“預期收益”。我們在看待預期收益時,主要要看產品的投向來認定風險,投資股票、黃金、外匯這樣波動的標的必然有風險;而一些債權、債券、實體項目、股權類的投資方式風險低得多;如果再有完善的風險控制措施,是完全可以安心投資的。不要對“預期收益”一棒子打死喲!
因為一方面這是監管機構的要求,國家法律規定在合同中不能寫保本保收益;另一方面也要看產品的具體構架,收益率高、風險控制措施得當的產品同樣可以積極參與。
Q6.信托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如何?
事實上,回答這個問題平信君還是滿驕傲滴!因為自2001年《信托法》成立以來至今,信托業對投資者實現了100%兌現收益。也就是說,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里面,還沒有一款固定收益信托是違約的,即使近幾年有個別出現延期的情況,但最后信托公司都會通過正規程序解決。
Q7.作為新新投資者,如何選擇信托產品?
重點來了!小伙伴們的錢攢起來都不容易,投資就一定要投個明明白白的,必須弄明白產品是干啥的、如何選擇更穩妥更合適。在這里,請遵從小編提供的“三步走”秘籍:
Step1:你需要選擇一家穩健經營、資金實力強、誠信度高、資產狀況良好、人員素質高和歷史業績好的信托公司。
Step2:認真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并根據它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選擇相應風險的信托理財產品。
Step3:你了解信托項目的風險控制措施。投資者要查看擔保措施是否完備,萬一項目出現問題,原先預設的擔保措施
(原標題:牛牪犇,信托遠比你想象得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