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以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為標志,信托業得以恢復發展,與中國經濟改革相伴而生,從零起步,整頓探索,至今已形成極具特色的業務發展體系。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國信托公司受托管理規模約為21.99萬億元,信托業已成為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了獨特優勢和無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信登”)作為信托行業的基礎服務平臺,是信托業“一體三翼”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服務監管、服務行業、改善行業生態的重要使命和責任,自成立以來積極發揮市場約束作用,努力夯實登記基礎,持續建設和實現信托產品及其信托受益權登記與信息統計平臺、信托產品發行與交易平臺、信托業監管信息服務平臺的三大平臺職能,不斷夯實行業基礎,助力行業改革發展。
填空白開創信托登記事業
建設全國性的統一信托登記流轉平臺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精神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推動完善信托產品登記制度,提高信托業市場透明度和規范化程度,推動信托業在服務行業、服務監管、服務投資者、服務經濟、服務社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2016年1月,中國銀監會召開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將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設立中國信登,建立信托產品統一登記制度。2016年9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原銀監會正式批準籌建中國信登,同年12月26日,中國信登在上海正式對外宣告成立。
中國信登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的信托登記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我國《信托法》對信托登記作出了原則性規定,旨在明確信托財產的信托屬性,讓信托財產獲得獨立的法律地位,并有效保護信托當事人合法權益。信托登記對于提高信托產品的透明性、規范性、流動性,都具有重大意義。但長期以來,由于信托登記相關配套制度不健全,信托登記制度無法真正落地。期間上海信托登記中心等機構雖然從不同層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但作為區域性信托登記平臺,受眾面較窄,無法滿足我國信托業的整體需求。中國信登作為全國性的信托登記平臺,根據原銀監會頒布的《信托登記管理辦法》,于2017年9月1日正式開展對新入市信托產品從事前、到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登記,并完成存量信托產品的補登記。中國信登為所有信托產品配發了唯一合法的產品編碼,所有存續信托產品均得到了登記“身份證”,信托登記從此進入“全登時代”。2019年9月,《信托登記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之一的《信托受益權賬戶管理細則》獲監管部門批準,中國信登正式為信托受益人賬戶的全國集中統一管理者,為信托受益人提供賬戶服務業務,中國信托登記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信登的設立運營,有效保障了《信托登記管理辦法》的貫徹實施,確保了信托登記制度在確認信托各項要素、厘清各方權責關系、體現信托制度優勢、保護信托當事人合法權益方面的功能發揮。
中國信登的成立標志著“一體三翼”信托業治理架構的全面形成
中國信登的設立,加上之前已經成立的履行行業自律職能的信托業協會和履行安全保障職能的信托業保障基金,在信托公司自身不斷加強風控能力的同時,支持信托業發展的“一體三翼”架構全面建成,形成了以監管部門為監管主體,行業自律、市場約束、安全保障為補充的多層次、多維度的信托業風險防控體系。信托登記實施后,信托業務從產品成立、信息公示到過程管理、清算等構成了完整業務鏈,進一步規范了信托業務運營流程,提高了市場透明度,加強了市場約束和市場紀律。中國信登信托產品登記系統上線后,開通了與監管部門的專線訪問端口,實現了線上開展信托產品的事前報告管理,監管部門可“在線”和“動態”對信托業務采取監管措施,同時中國信登對預登記產品進行嚴格的形式審查,有力增強了監管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2019年1月,中國信登信托受益權定期報送正式啟動,信托產品及其受益權信息更是實現了全方位和全周期的集中統一登記,行業大數據中心作用開始形成,中國信登的市場約束作用更加顯現。
中國信登的成立是信托業回歸本源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信托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但也存在部分信托公司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偏離受托管理的主業,忽視對信托規律的堅守,成為其他市場機構套利的通道工具,令行業一度蒙上“影子銀行”的陰影。部分業務發展不規范、信托產品權責不清、信息披露不充分、交易效率低、融資成本高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規范發展和市場的高效運行。中國信登的設立更好地促進了信托業回歸本源,保障了信托業健康發展。一是通過信托預登記實現信托產品入市前管理。通過更加規范和嚴格的入市管理,有效引導信托業務向本源業務發展。二是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及時開展事中事后監測。中國信登已規劃形成信托統計監測分析框架及服務機制,通過對信托本源業務及信托支持實體經濟情況的跟蹤監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托業的發展態勢,為監管政策的制定提供可信賴的數據依據。三是通過建立受益權賬戶體系強化穿透監管。通過受益權賬戶體系,監管部門可以實現對信托產品受益權的穿透監管,防范監管套利,回歸受托管理主業。
守初心服務經濟金融發展
配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信托登記系統上線以來,截至2019年10月末,監管部門通過信托登記系統采取相關措施近萬筆,從產品發行端化解金融風險。同時,中國信登對16.11萬筆全流程登記進行嚴格形式審查,累計退回5.90萬余筆,有效服務監管部門和信托行業發展。截至目前,登記數據已包含了10萬余條信托產品信息、100多萬條合同信息及受益權信息。基于全量信托產品及受益權數據,中國信登已初步形成信托統計監測分析框架及服務機制,已向監管部門和信托公司提供包括信托業存量和增量綜合統計分析等數據信息服務。作為我國信托行業的數據中心,中國信登還配合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開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信托產品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工作,進一步通過數據共享,提升信托業的監測預警和風險防范能力。
助力信托支持實體經濟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剔除投向房地產領域規模,中國信托業直接投入實體經濟領域的信托資產余額為13.25萬億元,占全部信托資產余額的60.24%,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作為行業基礎設施,中國信登自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及倡議,堅持服務與發展,支持信托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在信托登記系統方面,中國信登通過新增事前報告功能板塊,加大對分期發行產品、存續期信托產品新增關聯交易的事前報告管理力度,提高事前報告效率。2019年上半年,中國信登啟用信托受益權定期報送子系統,持續優化信托登記功能及性能,提高登記業務電子化與便利化程度。同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措施,積極研究投貸聯動、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等多種金融工具的信托登記優化,進一步助力信托參與實體經濟建設。
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中國信登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保護投資者權益。一是已建立集合信托公示機制。目前,存續集合信托產品已實現在信托登記公司官網公示,集合信托公示避免了不法機構盜用信托機構、信托產品誤導投資者,規范了金融秩序,切實加強了投資者權益保護。二是提供信托登記信息現場查詢服務。自2019年1月28日起,信托登記公司開始提供信托登記信息現場查詢服務。有權查詢信托登記信息的委托人、受益人等可申請辦理信托登記信息現場查詢。現場查詢服務的實現將有助于信托投資者更好甄別虛假信托產品,有效提高信托產品公信力,助力維護信托行業秩序,更好保護信托投資者權益。三是為受益人開立信托受益權賬戶,充分保證信托受益人的知情權。信托受益權賬戶系統采用全流程電子化管理方式,信托受益人不僅可以查詢其在不同信托公司持有的受益權份額,還可以及時更新賬戶信息進行賬戶維護,從根源上保障信托受益人的合法權益,可以有效降低部分不法分子偽造信托合同和受益權份額,實施欺詐的可能性。目前全國已有近八成信托公司與中國信登簽訂《信托受益權賬戶代理開戶協議》,成為中國信登的代理開戶機構。各大型國有銀行、全國股份制銀行等已在中國信登開立受益權賬戶。隨著信托受益權賬戶業務的推廣,更多信托受益人將有條件利用受益權賬戶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未來,信托登記公司將通過投資者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集產品發行前公示、受益人開戶身份認證、定向信息披露、遠端受益權賬戶信息查詢等于一體的功能,加強與投資者的有效互動,增強投資者風險意識,正向引導和塑造市場預期,發揮服務投資者功能。
擔使命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信登作為信托行業的基礎設施,為進一步貼近監管需要和行業訴求,在監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在全行業的傾力協助下,將積極推進以信托產品與受益權信息登記、行業數據管理研發與估值、行業綜合信息服務、行業信息科技基礎設施與創新、信托受益權賬戶系統管理以及圍繞其功能拓展“六個中心”建設。勇于擔當歷史使命,在支持落實信托業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全行業防范風險,回歸本源轉型發展的背景下,積極引領信托業尋求可持續發展,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鞏固行業大數據中心,進一步夯實服務基礎
一是協助推進監管數據標準化規范。數據是重要的基礎性資源。為進一步統一信托監管數據標準,提升監管數據質量,監管部門開展了信托業監管數據標準化規范制定工作。中國信登作為信托業的核心基礎設施,憑借在信托登記和數據治理領域的豐富經驗,接受監管部門委托協助開展了信托監管數據標準新規范的制定。信托業的數據標準將趨于完善,數值質量也將得到質的提升,信托業的健康發展將擁有更為堅實的數據基礎。
二是完善信托統計監測分析體系及服務機制。基于全量信托產品及受益權數據,通過分類加工、統計分析,中國信登已定期向監管部門和行業提供不同形式維度、專題板塊的統計報表和分析報告,反映市場結構、趨勢動態等重點情況,同時已與監管部門和行業機構建立交流機制,進一步探索完善信托行業數據風控、統計監測方面的應用方式和場景。
打造行業服務大中臺,進一步增強行業專業化能力
在信托全量登記數據的基礎上,中國信登為行業提供數據統一、形式多樣的信息服務,打造能引領信托公司數字化轉型、滿足交互共享同業信息的行業數字風控中臺。2019年10月,中國信登身份認證平臺投產上線,實現居民身份證等證件聯網核查認證服務的程序對接,并將于近期開展企業特色類和個人信息類核驗查詢數據服務。下一步,中國信登還將積極發揮監管與行業數據中心的復合優勢,充分整合內外部數據資源,進一步提高數據挖掘、分析和應用水平,配合行業探索建立符合信托業風險特征的各類風險量化模型,增強分析預警能力,努力建設“一站式”數字風控等綜合應用類數字中臺,切實提高行業風控水平,更好發揮監管監測和行業服務職能。
深入探索信托產品的交易流轉,促進行業穩健轉型
一是探索完善信托產交易流轉機制。為進一步探索信托產品的交易流轉機制,深化信托市場的發展,中國信登正規劃建設面向合格投資者的信托產品發布平臺,打造信托產品發行信息的集中展示渠道。同時,為落實資管新規對資管產品凈值化管理的要求,中國信登借鑒行業內外部經驗,不斷探索開展信托產品估值服務的可行性,以進一步提升信托產品的可流轉性,逐步形成市場化風險緩釋機制,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二是探索推動信托標準化轉型。信托產品標準化是行業規范化發展的有利支柱。中國信登以標準化債權資產認定規則為框架思路,探索通過研究探索針對存量和新增信托資產的標準化設計,推進信托產品的標準化進程。同時,中國信登積極參與國家金標委主導的信托行業相關標準的編制工作,力爭將研究成果轉化并應用到推動信托標準化轉型的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