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眼中,信托往往與高凈值人群掛鉤。近些年,信托行業加速轉型,回歸本源,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從全國兩會看,每年都有一些與信托行業相關的提案建議。這些提案建議雖已成為“過去”,但往往都會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大事。
“信托也可以走入千家萬戶”
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賴秀福曾說:“信托不像銀行保險老百姓經常接觸,但實際上,信托也可以走入千家萬戶尋常百姓家。”
在當年的兩會上,賴秀福還提到了信托行業的分類改革,其中提出,資產服務信托即突出信托的“服務”功能,比如在涉眾性資金管理以及企業風險處置等方面,信托的空間非常廣闊,能夠讓信托行業真正為老百姓、為企業服務,為社會貢獻正能量。
一年后,《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業內通常稱為“新三分類”)發布,自2023年6月1日起實施。可以看到,涉眾性資金管理以及企業風險處置在新三分類中都歸類在資產服務信托項下,且有明確的業務名稱,分別是預付類資金服務信托和風險處置服務信托。
按照新三分類,各信托公司也都在進行積極探索,相關的服務信托業務陸續落地。在一些消費領域和小區的物業管理服務領域,越來越多地出現“信托”的身影。
就在不久前,山東省濟南市正式上線“預付寶”,這是地方政府為解決預付式消費難題打造的平臺,其中就引入了信托機制,與銀行、信托公司等一道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在成都市武侯社區,物業服務信托項目落地,將信托嵌入房屋交付流程。某信托作為受托人與小區全體業主進行一對一簽約,聯動相關街道、社區和物業公司,深入小區治理源頭,將專業、暖心的信托服務送到“家門口”,讓3000余戶安置小區業主順利收房的同時,通過服務信托充分有效地保障其合法權益。
關于信托機制的優勢,賴秀福表示,信托具有風險隔離特點,具有天然的受托服務優勢;信托機制比較靈活,利用信托機制可以兼顧各方需求,豐富服務內容,還可以提高受托人的資金使用效率,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信托公司要去了解社會需求,找到切入點,走到老百姓心坎里,監管也要在政策、制度、流程上給予引導。
“完善信托制度 推行家族信托”
2021年,重回20萬億元規模的信托行業受到了更多關注,多位代表委員為信托“發聲”,主要內容涉及養老信托、家族信托以及《信托法》修改等關系到信托公司轉型及長遠發展的問題。
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肖鋼表示,家族信托是民企財富保護與傳承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建議將家族信托作為一項民企財富傳承的頂層設計予以推行,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托制度,其中包括“盡快修訂信托法”。
2021年12月初,這件提案得到了中國人民銀行的詳盡答復。“我們總體贊成您提出的完善信托基本法律制度、建立與家族信托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出臺《信托法》司法解釋、加強監管等建議。這些建議是《信托法》修改中需要深入研究論證的內容,對完善我國信托制度,促進家族信托業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借鑒。”對于肖鋼的建議,回復函中用多個細節給予了認可。
在多個部門共同努力下,近年來,信托行業發展的制度體系以及家族信托業務都在不斷向前推進。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金融監管總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 推動信托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其中明確,加強信托制度建設。推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建立健全信托財產登記制度,推動非資金信托財產登記落地等。這在業內人士看來,與行業轉型發展密切相關的難點、堵點問題有望進一步紓解,信托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從實踐來看,家族信托作為新三分類的業務品種之一,也是信托本源業務之一,已經成為信托公司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67家信托公司中已經有超60家開展了家族信托業務,占比接近90%。根據可統計的數據,截至2023年年末,家族信托規模或已突破9000億元。
除此之外,被稱為mini版家族信托的家族服務信托“異軍突起”,其門檻低,兼顧投資和服務雙重體驗,讓信托制度為更廣泛的大眾服務成為可能。2023年全年,有近20家信托公司開展此類業務。
“大力發展養老信托”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金李提出,大力發展養老信托。這是金李連續多年關注養老話題,并建議發展使用信托機制。金李認為,信托機制極具創新力和靈活性,和養老第三支柱建設契合度高,如果養老信托發展起來,可以提升金融市場效率和穩定性。
當年11月,原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了此次提案的答復。答復中,原中國銀保監會表示將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盡快出臺養老信托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推動養老信托規范、健康發展。
近年來,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以及民政部門對信托制度的功能和優勢越來越了解,對宣傳推廣養老信托落地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實踐中,有些信托公司將家族信托、家庭信托以及慈善信托的服務內容進行拓展,開展助老、養老服務,還有的信托公司直接打造養老服務信托品牌,進一步滿足客戶對養老的多樣化需求。
一些從業者認為,在多方共同推動下,大家對信托公司、信托制度的認知度日益提高,對信托行業而言,應實現更加穩健的發展,以更高質量的服務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更大的價值。
今年兩會,還會有哪些信托“聲音”,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