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金信托作為財富管理和傳承工具,融合了保險和信托的功能優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0余家信托公司、40余家保險公司開展相關服務,受到業內廣泛關注。日前,《金融時報》開展了有關保險金信托的專題宣傳,采訪上海虹橋正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姚慧蕓,對實踐中保險金信托可能產生的法律風險及防范途徑進行闡述,同時邀請業內人士對保險金信托的業務模式進行分析,以下為內容節選。
保險+信托,一加一能否大于二
信托業分類新規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保險金信托歸入財富管理服務信托。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保險金信托得到了監管層面的認定?!锻ㄖ访鞔_,保險金信托是指單一委托人將人身保險合同的相關權利和對應的利益作為信托財產,當保險合同約定的給付條件發生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約定將對應資金劃付至對應信托專戶,由信托公司按照信托文件管理。
跨界合作日益頻繁
保險金信托,顧名思義這是信托與保險合作的產物。
剛剛過去的5月,接連有信托公司宣布在保險金信托方面展開布局或者有業務落地。華潤信托與太平人壽宣布開啟在保險金信托領域的全面合作;人保壽險宣布與中誠信托簽下億元保險金信托大單;上海農商行與上海信托信睿家族辦公室合作,落地全行首單保險金信托業務……
中國信登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保險金信托新增規模達89.74億元,環比增長67.05%。信托、保險、銀行共同發力保險金信托業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0余家信托公司、40余家保險公司開展相關服務,上億元的大單、創新場景案例頻現。
在信托業內較早開展保險金業務的是平安信托。截至今年4月,平安保險金信托業務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市場占比超60%,服務客戶超2.3萬,落地超1億元大單25筆,在市場規模、客戶數量、設立時效等各方面持續領跑行業。
平安信托高級董事總經理宮麗平表示,作為“保險+信托”的組合,保險金信托將保單與信托的優勢結合起來,既利用了信托的風險隔離、財富傳承等功能,也利用了保險的杠桿、風險管理、保障等功能,進而實現“1+1>2”的效果,一次性實現客戶資產保值、風險隔離、定向傳承、精神引導等財富管理和傳承目的。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金信托可作為家族傳承業務的入門級產品,將保險的杠桿作用與信托的資產隔離和定向分配功能有機結合,覆蓋受益人全生命周期,為高凈值客戶家族財富傳承保駕護航。
從目前已有的實踐案例來看,早期開展保險金信托業務的公司已開始拓展應用場景,不斷創新迭代產品與服務。平安信托保險金信托通過豐富保險賠償金分配方式,實現財富有效傳承,延伸出了更多特殊應用場景服務。如“保險金信托+特需關愛”,這是為特別關愛家庭定制的保險金信托,為患有孤獨癥、唐氏綜合征等疾病、無生活自理能力的家庭成員定制信托條款,為特定人群的長效護理費用管理和支付提供制度化機制,減輕家庭的后顧之憂,真正實現“有溫度的金融”。
緣何越來越火?
為何保險金信托逐漸成為財富管理市場的“寵兒”?專家認為,一是因為市場有需求,二是因為金融機構轉型所需?;菰H蚣易逯菐霧OTT的調研顯示,保險金信托對加強各參與機構跨行業合作、補充保單服務、完善服務保障等方面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讓保險的財富保障功能更加保險,從而可為客戶構建堅實的財富保障和傳承服務閉環。
宮麗平認為,目前,我國國民財富累積增長迅速,財富管理正從單一追求投資轉向資產配置、財富保護、財富傳承、對特定生活目標的保障乃至公益慈善等綜合化、多樣化發展。
某農商行從業者表示,公司正持續夯實以財富管理為引擎的零售金融服務體系,保險金信托將是公司的特色產品之一,利用金融工具和法律架構滿足客戶個性化的財富管理需求,從而推動零售業務轉型發展再上新臺階。
有證券公司研報認為,對于險企而言,布局保險金信托不僅能夠驅動保費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夠獲取高凈值客戶、開拓高端市場。
就信托行業而言,信托公司發力保險金信托業務也是轉型所需。
2023年3月20日,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通知》,將現有的信托業務進行了分類:資產服務信托、資產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保險金信托屬于第一類“資產服務信托”,并進一步將保險金信托細分歸入“資產服務信托”下的“財富管理服務信托”類別,明確了保險金信托的具體定義。
在信托業內人士看來,信托已經從簡單的金融工具逐步演變成為職責更為豐富的受托管理人,基于客戶需求的信托目的實現,才是信托回歸本源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關鍵。
機構協同合作有待加強
當前,保險金信托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一些機構的調研顯示,服務機構認知水平不一,創新服務能力不足,使客戶多樣化的需求未被充分滿足,未能充分打開市場空間;從業人員相關專業知識缺失,導致財富顧問對客戶需求的解讀不深入、把握能力不強;優化產品設計、升級迭代服務標準、建立高效合作對接機制,是各參與方面臨的難點、痛點,也是下一步機構協同合作亟待突破的著力點。此外,服務機構的全流程數字化建設能力有限,制約了運營服務的效率;保險金信托產品的跨生命周期屬性增強,也讓未來執行與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問題愈發顯著。
結合平安信托的轉型實踐,宮麗平認為有三個因素很重要:一是雄厚的綜合實力和持續的戰略定力,二是科技方面的持續投入,三是專業人員的培養和梯隊建設。據了解,該公司家族信托團隊中擁有金融、財務、法律背景的員工占比超過88%,可以依托專業能力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還有從業者提出,保險金信托對從業人員專業性要求較高,既涉及保險,又有信托在法律層面上的約定,未來在提升專業度、服務能力和水平方面任重而道遠。
對于保險金信托未來的展望,有專家認為,保險金信托是典型的市場需求推動業務創新的金融服務。其業務的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金融人民性的本質要求。《2023中國保險金信托創新發展白皮書》顯示,作為一種創新型財富管理安排,保險金信托兼具保險的杠桿優勢以及信托“風險隔離,財富傳承”的制度優勢,成為家庭進行財富規劃與配置,或試水家族信托服務的優選工具,呈現出供需旺盛的良好發展態勢。
惠裕全球家族智庫FOTT創始人范曉曼表示,基于需求端的不斷變化,保險金信托的商業邏輯、業務發展模式將持續升級。